梨树黑星病
页正面,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小斑点,界限不明显,叶背面沿叶脉长黑色放射状的霉层。果实前期受害,果面产生淡褐色圆形小病斑,逐渐扩大到5-10毫米,表面长出黑色霉层(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),病部生长停止。随着果实增大,病部逐渐凹陷,木栓化,龟裂。严重时果实出现畸形,果面凸凹不平,病部果肉变硬,具苦味,果实易提早脱落。果实生长到中后期,果面病斑上的黑霉层往往被雨水冲刷掉,病部常被其它杂菌腐生,长出粉红色或灰白色的霉状物。果实生长后期受害,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者近圆形黑色病斑,表面干硬、粗糙、霉层很少,果实不畸形。采收前后受害,果面出现淡黄色小病斑,边缘不整齐,多呈芒状,无霉层,但采收后如经高温、高湿,则病斑扩展较快并长出大量黑色霉层。新梢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,淡黄色,微隆起,表面有黑色霉层,以后病部渐凹陷、龟裂,疮痂状。